小小糖廠舊宿舍,一群人在這裡創業,為地方創生灌注能量,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。這裡是「邸TaiDang」,台灣花東第一處民間型地方創生基地。一場疫情,改變人們的旅遊模式,「邸TaiDang」帶領青年,藉由數位科技之力,將台東鄉鎮的美好宣傳到全球每個角落。

「去(2021)年因為疫情關係,很多廠商的旅遊體驗活動都中斷了!」邸TaiDang創辦人、璽秝生活創意副執行長陳怡萍表示,面對變化莫測的疫情以及後疫情時代,決定借鏡Airbnb、KKday,推出線上體驗旅遊產品,打造新的商業模式。
在這樣的起心動念下,邸TaiDang號召一群T大使,運用他們的數位及創意能力,規劃、行銷特色旅遊產品,「讓台東的業者可以持續曝光,或者有不一樣的旅遊體驗,」陳怡萍說。
有趣的是,很多T大使都是在參加計畫後,第一次開始真正了解台東。魏允凡在新竹出生長大,大學來台東念書,到現在已經是碩一,他笑說自己以前不熟台東,直到這次要設計旅遊產品,才走訪了關山、三和漁場和鹿野等地。
魏允凡與小組成員一起旅行,一邊踩點,一邊找尋靈感。成員之一的袁葳,在台東打工換宿、工作過近兩年,之前的旅遊經驗剛好派上用場,帶著大家走訪在地景點、店家。
但與之前不同的是,心態轉變了,「以前去一個地方像觀光客,現在要規劃行程,會開始注意深度的東西,去聽當地人說故事,」袁葳指出,親自走訪一遍後,寫出來的文案就會更有感覺。
溫家孟分享道,沒走過之前,小組都是用二手資料來寫文案或貼文,「但畢竟還是別人的東西,」寫不出自己的味道,而且「素材用完了就沒了,」一不小心還會踩到版權地雷。
用自己取材的圖文,搭配關鍵字、SEO等數位工具進行內容行銷。溫家孟表示,貼文發布後,網友的按讚和正面回饋是最大的成就感。
「在這邊場域,很多產品都要內容行銷,要用故事去帶出產品,」機械系畢業的莊詠鈞認為,這跟以前幫社團貼文不同,你寫的是產品文案,不只要有吸引力,還要考慮「如何觸及到更多的人。」他坦言是一種挑戰。
這種挑戰的感覺,李芮褆多少也有。「我是念資工系的,之前沒有接觸過行銷,」李芮褆直言,初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,找不到定位;好在小組一起努力,找到各自合適的定位,「有很會做圖的人,也有很會規劃行程的人,」大家截長補短。
「現在的社會,什麼都需要知道,要什麼都知道,都要懂一點,」李芮褆與小組成員抱著開放的心態,接受不同挑戰,希望能向大家介紹台東之美。
台東的線上旅遊體驗剛起步,「算是往前走了一點點,」陳怡萍不確定的語氣中,帶著一股堅定,「事情當然不可能馬上有成果,未來假設有AR、VR的導入,就可能是一個全新的產品線,可以用上他們(T大使)的專長。」如果他們可以因為這樣留在東部工作、創業,無疑是對東部發展注入活血。
